在威工作7年,來自聊城莘縣的馬景憲一步一個臺階:從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到技術員、再到班長,成長為企業(yè)的技術骨干。
能在威海找到自己的發(fā)展空間,除了威海良好的用工環(huán)境外,還得益于馬景憲個人的不懈努力:愛崗敬業(yè),學起技術有股不服輸?shù)你@勁。
“學,就要學得最好”
2日上午,在北洋集團新康威公司自動插件車間,馬景憲正忙著維護一臺自動插件機。在馬景憲的眼里,插件機是那樣的親切,畢竟已與它親密接觸了7年。
然而,在2006年剛進公司時,插件機對馬景憲來說是那樣的陌生。
“當時是我第一次接觸機器操作,一切都感到很新奇?!瘪R景憲說。在此之前,他曾做了幾年的熟食銷售工作。
學技術的過程并不一帆風順。剛進公司一周時間發(fā)生的一件事讓他記憶猶新。
有一次上班時,師傅上了洗手間,就在這個節(jié)骨眼上,插件機卻停了。情急之下,馬景憲按照自己的理解處理,結果卻弄巧成拙——產品出現(xiàn)了毛病。
“不懂就別亂動。”師傅回來后,批評了馬景憲。好在是個小毛病,很快就修理好了。
這件事讓馬景憲的心里很不舒服。然而,這個小挫折并沒有讓他退縮,反而激起了他不甘服輸?shù)摹熬髲姟薄?BR> “學就要學得最好。”馬景憲說。當時,他就暗下決心,一定要盡快學會操作技術。
之后,他格外用心,學得更起勁了。
當時,車間設備分3種機型,馬景憲在學會一種機型的操作后,還抽空學習其它機型的操作。半年后,馬景憲便能熟練操作當時車間里的全部機型。
半年后,馬景憲走上了技術員的崗位。
做技術員的一項基本要求是能熟練操作所有機型,其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設備維修。
維修機器,馬景憲邊干邊學。他拿出了學操作技術時的鉆勁,心思幾乎都用在了學習上。
馬景憲準備了筆記本,認真記錄每項故障的特征及排除方法。
“這樣的筆記本記了三本,記的故障達幾百條。”馬景憲說。
由易由難,馬景憲一點一點學習積累維修知識。如今,車間里出現(xiàn)的設備故障已很難難得倒他。
“設備都是進口的,只有初中文化的他,能在不長時間里做得這樣好,實屬不易?!避囬g領導這樣評價馬景憲。
“做,就爭取做得最好”
馬景憲每天與機器打交道,有時在機器旁一待就是五六個小時。在外人看來這份工作應該有些枯燥,然而,馬景憲卻并不這樣認為。
“挺充實的,樂在其中?!瘪R景憲說,每每成功排除故障,他都會興奮得長舒一口氣。
一個冬日的深夜,正在休息的馬景憲接到了車間同事打來的電話:一臺插件機發(fā)生了故障。當時正下著大雪,路上的出租車極少,馬景憲步行20多分鐘從家里趕到了廠里。
這個故障馬景憲之前也沒有遇到。接下來,他耐心地對設備進行檢查,一點點進行故障排除。
兩個多小時后,馬景憲找到了故障發(fā)生的原因,成功排除故障。之后,他稍微休息了一會,便開始上班。
“他有股鉆勁、韌勁?!边@是同事對馬景憲的評價。
初次看到馬景憲的兩只手,感覺他沒洗得干凈:好象上面有機油。
“每天都接觸機油,怎么洗看起來也像洗不干凈?!瘪R景憲說,一天下來,身上、頭發(fā)上都會沾上機油,很正常。
“會不會感到臟和苦?”記者問他。
“如果感到臟和苦,我早就不干了。”馬景憲答道。
“當初來威海,就想學門手藝,混口飯吃。”馬景憲說。漸漸地,他的思想發(fā)生了變化——愛上了這份工作。
“干一行鉆一行?!瘪R景憲說,做,就要爭取做得最好。
憑借出色的技術和扎實的工作,馬景憲被提拔為班長,成長為企業(yè)的技術骨干,還先后獲得了一系列榮譽:被評為優(yōu)秀員工,所帶的班組被評為優(yōu)秀班組……
如今,馬景憲在威海買了房子。“我要在威海扎根。”馬景憲說。
能有今天的發(fā)展,是馬景憲當時來威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。
“在威海,我找到了自己的發(fā)展空間?!瘪R景憲說,這要感謝北洋,感謝威海。
能在威海找到自己的發(fā)展空間,除了威海良好的用工環(huán)境外,還得益于馬景憲個人的不懈努力:愛崗敬業(yè),學起技術有股不服輸?shù)你@勁。
“學,就要學得最好”
2日上午,在北洋集團新康威公司自動插件車間,馬景憲正忙著維護一臺自動插件機。在馬景憲的眼里,插件機是那樣的親切,畢竟已與它親密接觸了7年。
然而,在2006年剛進公司時,插件機對馬景憲來說是那樣的陌生。
“當時是我第一次接觸機器操作,一切都感到很新奇?!瘪R景憲說。在此之前,他曾做了幾年的熟食銷售工作。
學技術的過程并不一帆風順。剛進公司一周時間發(fā)生的一件事讓他記憶猶新。
有一次上班時,師傅上了洗手間,就在這個節(jié)骨眼上,插件機卻停了。情急之下,馬景憲按照自己的理解處理,結果卻弄巧成拙——產品出現(xiàn)了毛病。
“不懂就別亂動。”師傅回來后,批評了馬景憲。好在是個小毛病,很快就修理好了。
這件事讓馬景憲的心里很不舒服。然而,這個小挫折并沒有讓他退縮,反而激起了他不甘服輸?shù)摹熬髲姟薄?BR> “學就要學得最好。”馬景憲說。當時,他就暗下決心,一定要盡快學會操作技術。
之后,他格外用心,學得更起勁了。
當時,車間設備分3種機型,馬景憲在學會一種機型的操作后,還抽空學習其它機型的操作。半年后,馬景憲便能熟練操作當時車間里的全部機型。
半年后,馬景憲走上了技術員的崗位。
做技術員的一項基本要求是能熟練操作所有機型,其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設備維修。
維修機器,馬景憲邊干邊學。他拿出了學操作技術時的鉆勁,心思幾乎都用在了學習上。
馬景憲準備了筆記本,認真記錄每項故障的特征及排除方法。
“這樣的筆記本記了三本,記的故障達幾百條。”馬景憲說。
由易由難,馬景憲一點一點學習積累維修知識。如今,車間里出現(xiàn)的設備故障已很難難得倒他。
“設備都是進口的,只有初中文化的他,能在不長時間里做得這樣好,實屬不易?!避囬g領導這樣評價馬景憲。
“做,就爭取做得最好”
馬景憲每天與機器打交道,有時在機器旁一待就是五六個小時。在外人看來這份工作應該有些枯燥,然而,馬景憲卻并不這樣認為。
“挺充實的,樂在其中?!瘪R景憲說,每每成功排除故障,他都會興奮得長舒一口氣。
一個冬日的深夜,正在休息的馬景憲接到了車間同事打來的電話:一臺插件機發(fā)生了故障。當時正下著大雪,路上的出租車極少,馬景憲步行20多分鐘從家里趕到了廠里。
這個故障馬景憲之前也沒有遇到。接下來,他耐心地對設備進行檢查,一點點進行故障排除。
兩個多小時后,馬景憲找到了故障發(fā)生的原因,成功排除故障。之后,他稍微休息了一會,便開始上班。
“他有股鉆勁、韌勁?!边@是同事對馬景憲的評價。
初次看到馬景憲的兩只手,感覺他沒洗得干凈:好象上面有機油。
“每天都接觸機油,怎么洗看起來也像洗不干凈?!瘪R景憲說,一天下來,身上、頭發(fā)上都會沾上機油,很正常。
“會不會感到臟和苦?”記者問他。
“如果感到臟和苦,我早就不干了。”馬景憲答道。
“當初來威海,就想學門手藝,混口飯吃。”馬景憲說。漸漸地,他的思想發(fā)生了變化——愛上了這份工作。
“干一行鉆一行?!瘪R景憲說,做,就要爭取做得最好。
憑借出色的技術和扎實的工作,馬景憲被提拔為班長,成長為企業(yè)的技術骨干,還先后獲得了一系列榮譽:被評為優(yōu)秀員工,所帶的班組被評為優(yōu)秀班組……
如今,馬景憲在威海買了房子。“我要在威海扎根。”馬景憲說。
能有今天的發(fā)展,是馬景憲當時來威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。
“在威海,我找到了自己的發(fā)展空間?!瘪R景憲說,這要感謝北洋,感謝威海。